
網路開店好處馬上可以想到的是:可以24小時接單、打破地域限制、減少門市營運的租金與人事費用等等。確實,在疫情之下,網路開店的CP值真的比實體店面來得高。有別於在一個人潮熱點租個金店面,路過的人潮再加上品牌穩定經營基本上就有穩定的來客源與訂單流量。但,在茫茫大海的網路中開一間店面,消費者要如何看到你、購買你的商品,甚至買了之後還願意回購、進而對品牌產生信任感?策略有很多種,有些以低價方式吃掉市場、有些商品具有極高的獨特性(只有他們家才有)、有些用完整的品牌包裝來吸引消費者,但這些背後都脫離不了一件事情——流量!
網路開店,流量自負,透過廣告引流是趨勢!
上一篇《數位轉型「轉」什麼?數位轉型是疫情之下的解套良方?》我們介紹了幾種開店的形式:
1. 加入大型電商平台,如:蝦皮、momo、PCHome、露天拍賣等等
2. 開店平台,如SHOPLINE、91APP等平台架設自己的店面
3. 自行架設網站,可依據自身的印刷商品需求進行調整
前面兩種方式如果沒有參與到平台本身的行銷,沒有跟著曝光一波,流量也就不會回到自己的身上。所以雖然在大平台之上,被看見的機率可能還是很渺小(真的很渺小)。這個也道出了網路的流量來源需要依靠廣告來曝光。曝光的方式可以大致分成幾種:經營社群(FB、IG、LINE等)、請代操下廣告、SEO優化搜尋引擎,剛剛提到的跟上大型平台的行銷活動,或是團主團媽、直播主、網紅KOL推薦行銷、電子報、部落格經營等等的管道。
社群經營:善用關鍵字增加粉絲與追蹤人數
社群與部落格經營可以說是投放廣告與品牌建立的第一步,可以透過圖文的方式介紹商品、品牌自身,甚至是跟粉絲互動等都可以在社群平台完成。社群經營通常會需要「小編」,小編的「人設」特質也可以依據商品、品牌屬性來建立,並在文案內容內放入特定的關鍵字,讓使用者搜尋時可以跳出自身的頁面,達到比較好的推廣效果。
以印刷的品牌看,恆成紙業跟感官文化印刷算是把社群跟質感經營得很好的案例。恆成紙業不就是單純的賣紙嗎?但在紙張之上他們做了很多紙張的推廣內容,除了最基本的文字介紹紙張的相關知識、紙張印刷案例的分享之外,還與不同設計師合作替紙張的用途做更多的詮釋,甚至還舉辦實體的展覽活動,讓使用者可以從不同管道認識紙張,建立知名度。之後如果有相關的印刷需求,腦海裡立刻浮現的也就是「恆成」的好品質。

感官文化印刷也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印刷是一種客製化的產業,比較難有一個公訂標準説產品好不好,甚至是固定的產品目錄與價格。所以他們採取的方式是透過各種不同印件的分享,讓消費者知道他們可以製作的印件種類、提供的服務,並透過成品照片的分享,暗示感官可以做到的品質到哪邊——同時也在暗示價格:這麼好質感的東西跟一般坊間輸出店的質感不同,單價也就不一樣(但這個就看感官的消費者有沒有get到了😂)

代操下廣告:了解優勢,錢給他砸下去就對了?
廣告投放是門專業,門檻也相對較高,也因此現在有不少代操團隊可以協助客戶做處理。這邊先簡單說明一下,廣告代操的概念基本上是在特定頁面上,也就是「著陸頁」(Landing Page),設計製作相關吸引客戶的素材後再投放廣告,吸引受眾點擊來達到效益。目前主要下廣告的平台會是Google、FB、LINE跟Yahoo。這四種平台又有各自的廣告內容與需要注意注意的眉眉角角,未來有機會再跟大家做分享。
當然,點進你的廣告並不等於下單。廣告的效益看的實際的轉換率,以就是轉單量:下了這一波廣告,增加了多少營業額。會不會花了廣告費,結果成效很低;或是廣告有效益,衝出理想的營業額的數字,但毛利都被廣告吃掉了?這個又是另外一個課題了😂
普渡大拜拜:在大型平台的行銷活動搏一個華麗版面
這個前面有提到,但通常這種普渡大拜拜式的行銷,除非是有一定名氣品牌,不然很難真的有比較大的效益。印刷業的販售性質在這種大型平台裡參與的話,其實也會比較難被看見。但目前有不少印刷客製化的店家轉往Pinkoi等設計品平台,可以更符合自身產品的屬性,在廣告行銷上也可以獲得比較好的效益。
名人推薦:Youtuber、團主團媽、直播主、網紅、KOL都是你的帶貨小天才
Youtuber、團主團媽、直播主、網紅等一樣有自己的特質與人設,也養成一批具有關注類似議題、相同興趣的粉絲們。像是專營美食的Youtuber古娃娃、驚人食量的千千等,對於食物分享具有一定的公信力,自然也就會有許多廠商希望透過他們的頻道讓大家看到自身的產品(也就是所謂的「業配」)。團主團媽跟直播主也是同樣的道理,但「銷售」的成分會更強一點,可以把它想像為購物台販售不同商品的狀態。像是486團購網、臉書上一些強大的團購團體(團媽的銷售實力真的不是蓋的!),可以依據產品屬性,選擇不同的方式來做產品推廣。

善用電子報,刺激舊有客戶再消費
上述的廣告方式目的比較多是在短時間內達到大量曝光、衝高營業額。廣告帶來的大量客戶與如何維持對品牌本身的關注度進而產生信任感,靠的就是後續的服務與客戶關係維持。電子報是一種常見的方式,雖然費用相對較低,但很多人覺得電子報很雞肋,對銷售起不了什麼幫助。但電子報的不見得只有銷售的功能,他其實跟前面提到的社群經營:善用關鍵字增加粉絲與追蹤人數 性質比較類似,其實是個形象建立與溝通的高CP值管道。
今天講了很多電商導流的方式,那印刷電商的行銷可以怎麼做,來達到最有效益的導流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有印刷電商邊緣人,你的轉型路上將不是孤軍奮戰💪
網路開店=穩定流量?淺談電商導流的幾種方式 有 “ 2 則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