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產業的庫存與計價概念

相對於零售產業,銷貨一個是一個,比較很容易計算數量跟庫存。而對印刷業來說,部分環節適用這樣的庫存概念,像是紙廠出售單張計算的紙張、單個計算的杯墊原料、單卷計算的大圖材質等等。再以印刷廠來說,印刷的油墨原料我們也可以單個來計算庫存,但單個計算庫存對印刷作業沒有太大的實質意義,因為我們很難精準地計算出一瓶油墨可以印多少張。後加工廠其實也比較沒有庫存的概念,而是以人力去計算可以消化的印件數量。另外,把成品交貨給客戶的印刷公司、broker雖然是單個單個的將印刷品交給客戶,但因為是印刷品屬於客製生產,這些給特定客戶的印刷品其實也沒有辦法再另外賣給其他人,所以這邊也不太能以「庫存」概念來解釋,而是以「備品」的想法來看待這些放在倉庫裡的印刷品。這些備品是因為印刷放損而多做的,並非是為了入庫零售而做的。

圖片來源:pexels

換個場景到印刷電商平台的經營之上,印刷電商平台面對的是終端消費者,其實會更加強化「零售」的概念。不管到哪一種電商平台,我們一定可以看到「數量」的按鈕,可能是一個、一張、一件的不同單位。反過來說,把印刷流程拆解、賦予每一個階段不同的售價,將整個印刷流程、印刷成品「零售化」其實就是經營印刷平台的很關鍵的一步。

舉例來說:

A客戶要製作一個「馬克杯」,網站標記一個是100元含稅,運費另收100元含稅。A客戶需要確認:

  1. 款式:可能是不同種造型、容量的馬克杯,或是該網站只提供一個規格
  2. 數量

之後就可以送出訂單,確認稿件沒問題後,就可以在家等著貨品寄過來。

——

B客戶要印製10張A3的海報,點進頁面之後,他需要操作以下內容

  1. 尺寸:印刷的尺寸通常比較多種,以公規來說,可能是A5、A4、A3⋯⋯等。
  2. 印刷面:單面/雙面印刷
  3. 印刷色:黑白-單色/彩色-四色,甚至有時候可以提供特別色的印製服務
  4. 紙材:這個部分也會是不同商家提供的內容,可能會是銅版紙、道林紙、美術紙等等,甚至會對應不同的磅數厚度。
  5. 加工:匝型、壓線、燙箔、打凹凸、摺紙等,看商家提供多少加工選項

確認好上述內容之後,價格會跳出來,確認符合自己的預算需求後送出訂單。

從上面兩個例子可以發現,做馬克杯跟印海報的需要由消費者決定的事情其實有所差別,也就是說,某些商品在零售化的過程會比較直覺,像是單個販售的馬克杯、杯墊等等單個計價方式的產品。這些商品會比較適用「庫存」的概念,透過進貨、製作時的損耗、訂單量等等的計算,較容易掌握貨品的狀態,也可以立刻察覺庫存數量的多寡,少了就進貨,讓進銷數量維持在一個水平。

第二種情況則是需要比較多種選項的組合,而每一個選項都會對應到一個價格區間,對印刷產業而言,每一個選項裡面其實會再有不同的款式規格,像是尺寸是一種選項,但下面會再有A5、A4、A3⋯⋯等這些規格。而對印刷商家來說,每一個選項跟規格都會需要將其「規格化」、「零售化」,賦予其價。與此同時,也要確保每一個選項的價格區間相加後價格是合理的,並確認消費者是可以清楚理解每個選項的用意。第二種情況除了紙張比較可以裁好工規計算數量外,其餘的選項就比較沒有庫存的概念,而是像我們之前提到的「POD模式」,客戶下單後才開始啟動製作。

透過上面兩個案例,你可以發現,對印刷產業來說,在庫存的計算與計價邏輯上是相對多元且複雜。若想要輕鬆且快速地將其轉成規格化的電商,你一定會需要專業的系統與人員協助!就讓 HiPrint 協助您輕鬆處理印刷商品的規格與計價!整合產業輕鬆管理,數位轉型提升營收成長!

💪有印刷電商邊緣人,你的轉型路上將不是孤軍奮戰💪